集采议价:对药店是机会还是考验?



自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至今,“4+7”带量采购已经交出不错的答卷。在巨大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呼声中,一些非“4+7”城市纷纷跟进,而从药店领域来看,则是不断爆出“参与带量采购工作,‘两定’机构同品同进价”的呼声,而且山东、浙江、上海等3地还率先启动了药店参与集采、议价的试点工作。



山东:快人一步


作为非“4+7”带量采购试点省份,山东省却是快人一步启动了药店集采工作——5月15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民营医药机构试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连锁零售药店,可以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上采购药品”,并要求从6月1日起开放开户申请,7月1日起正式启动相关工作,“通过网上采购的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品规总量,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使用(销售)的目录内品规总量的60%”。


不过,对于零售药店非常关心的药品采购价格问题,山东方案并未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价格“由协议医药机构与生产经营企业自主议定成交”,与之前并无二致,但对结算却卡得非常严格——属于医保基金结算的药品,实际销售价格高于采购平台中标或挂网价的,超出部分医保不予支付。


在前述文件下发后,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5月30日公布了集采平台开户流程及要求,比如只可线上申请,原则上每月集中办理一次;比如拥有众多网点的协议连锁药店可以开设多个账户,但每个地级市区域仅可开设一个账户。6月25日、26日,该中心又在济南市组织了两场集采政策解读及操作业务培训会。


事后,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网官网公开了培训会的视频,从中可以发现参加培训的民营医药机构并不算少。但当一个月后(7月下旬)问及该项工作的落地情况时,不少连锁企业负责人给出的回答却是——“会开了,还没执行”,“没什么进展,进货还是和以前一样”,“企业执行的积极性不高”……






浙江:慢病先行


5月24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8年10月成立)下发文件,允许英特怡年、华东大药房、国控大药房、欣益药房、云开亚美大药房、九洲大药房等6家全省性医药连锁药店集团开通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采购权限,相关工作5月底前完成,同时规定了采购的药品范围——慢病药品。


实际上,这一利好药店的政策始于浙江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部门5月17日下发、7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浙医保联发〔2019〕7号)。


该指导意见提出,2019年浙江要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覆盖的慢性病病种数量不少于12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病、帕金森病、类风湿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各设区市可结合本地慢性病特点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自行增补,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可凭定点医疗机构外配处方或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到参保所在统筹区指定的定点药店刷卡购买相关药品。


“省内医保定点的零售连锁药店,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服务指定药店范围,并放宽慢性病门诊配药时限,根据病情需要,可将一次处方医保用药量从4周延长到12周”。另外,这一文件当时还提出按照“保覆盖、保供应、保配送”的要求,确定若干家全省性医药连锁药店集团作为第三方配送服务方。


与山东方案类似,浙江省的这一政策同样未解决医保刷卡品种“两定”机构的采购同价问题,要求各连锁药店集团“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商业规则自行承担药品买卖、资金结算等相关权利及义务”。




保客流的悖论


在公立医疗机构因“4+7”带量采购进入收入结构大调整的痛苦时期,零售药店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权威机构监测数据显示,1-5月中国药品零售行业整体销售增幅已经低于4%,远远弱于同期全国GDP的增速(一季度6.4%、二季度6.2%,上半年6.3%)。更为要命的是,伴随着药店数量的继续增加,竞争的白热化,不少企业的营收增长是靠着客单价的提升实现的,而客流量实际却是下滑的。


零售药店之所以急于想要获得集采议价资格,根本原因在于“4+7”带量采购以及之前实施的“零加成”政策、“两票制”政策,使得可以刷卡的药品品种在定点医疗机构的价格大降,而药店却因采销两端依然采用传统的差价加成模式而致价格与医院倒挂,价高的印象在顾客心目中由此不断加深,结局便是客流下降、营收滑坡。


短期的经济利益损失通过一系列手段或可弥补,但行业的整体形象如果转为只剩“便利”优势,那未来的生意会迎来巨大考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业界领先的一些连锁企业开始推出忠诚顾客项目、会员精准营销方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等等,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并持续提升企业的客流量。


结合上海近期推行的“限药店药品全面挂网公开议价”工作(7月1日起,医保定点药店可以登录“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查询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的议价情况;自7月20日起、10月31日止,生产企业需完成限药店药品15个外省市采购价格填报,逾期未填报或未上传“无外省市价格承诺书”的,市药事所将暂停该药品在阳光平台的定点药店采购标识),上海国大药房总经理助理仲丽华谈了相关政策的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方案:


“上海的模式是定点药店上传议价申请,生产厂家在规定时间前及时上传限药店刷卡品种在15个外省市的价格情况及承诺书,后期政府根据上传价格情况框定价格区间,进行谈判并公布最终议价结果,医保定点药店按这一结果进行医保刷卡及结算。”


“尽管最终的议价结果还有待确认,但这类品种整体的趋势肯定是降价,直接影响了药店的营收、毛利与净利。”


“在这个过程中,以前割裂的药品市场将实现互通,定点药店与定点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倒挂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未来会逐渐拉平,有助于稳定药店的客流。”


“对零售药店还是有影响的,用冲击这个词有点不太好,但事实上就是冲击,而且是很大的冲击。”


“在10月31日之前的一段时间,对限药店的药品我们还是按以前的模式和价格采购,但对于有降价趋势的品种已经开始做库存控制,并推进相关的价格谈判工作,同时寻找其他品种做替代,但可腾挪的空间并不大,只能在目前的医保目录里面遴选。”


谈及未来,仲丽华说,药店接下来有段日子会很难过,会迎接很大的考验。尽管长期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药药通采购平台

8.12正式上线 

打造陕西最全的处方药销售平台




微信截图_20190811103938.png